半条棉被的温暖

**半条棉被的温暖**

在1934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,三名红军女战士与队伍走散了,她们穿着单薄的衣服,肚子饿得咕咕叫,来到了湖南汝城县的沙洲村。天已经黑了,她们敲开了一间破旧的茅草屋。

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妇人,名叫徐解秀。她的丈夫朱兰芳站在她身后,两人看着眼前的女战士,眼里满是惊讶和同情。尽管徐解秀家里穷得叮当响,但她还是立刻生火,煮了热汤给女战士们喝。

晚上,女战士们拿出她们唯一的棉被,提出和徐解秀一家共睡。徐解秀看着那条薄薄的棉被,心里五味杂陈。她感激地说:“你们真是好人,可我们家太穷了,没法好好招待你们。”

女战士们笑着摇摇头,说:“大姐,咱们都是一家人,别说两家话。”

第二天,朱兰芳一直在门口守护着女战士们。离别时,女战士们决定把棉被留给徐解秀夫妇,可夫妇俩坚决不肯接受。一位女战士急了,拿出剪刀,“咔嚓”一声,把棉被剪成了两半,留下一半给徐解秀,并认真地说:“大姐,等革命胜利了,我们一定会回来看你的!”

徐解秀站在村口,望着丈夫和三位女战士远去的背影,眼里闪着泪光,心里充满了感动和希望。